黃曲黴毒素是人類已知的致癌物之一,它廣泛存在於(yu) 各種農(nong) 作物中,尤其是油料作物,比如花生、玉米。它不僅(jin) 僅(jin) 可以導致肝癌,還可以誘發其他髒器癌變。
一、黃曲黴毒素的理化性質
二、黃曲黴毒素的來源及分布
三、黃曲黴毒素對人和動物有哪些危害?
四、北京中科匯仁熒光定量檢測方法
北京中科匯仁基於(yu) 的熒光定量FPOCT技術平台,推出了黃曲黴毒素B1熒光定量快速檢測係統,包含熒光免疫檢測儀(yi) 和黃曲黴毒素熒光定量快速檢測試紙條,可在8min快速準確定量的檢測出大米及其製品中黃曲黴毒素B1的殘留含量,樣品前處理簡單,檢測操作簡便,結果準確可靠且可現場打印,準確性符合HPLC法的檢測結果,適用於(yu) 各類加工企業(ye) 、第三方檢測機構及政府監管部門。
五、黃曲黴毒素B1熒光檢測試劑盒性能
玉米油/花生油20ppb
其它植物油脂10ppb
飼料/穀物/豆類/堅果類5ppb-20ppb
六、樣本前處理
前處理步驟
我公司包裝盒中有配套的2倍濃縮萃取劑1管,使用前將2倍濃縮萃取劑2倍稀釋。方法為(wei) ( 1份2倍濃縮萃取劑與(yu) 1份純淨水混合)進行稀釋。注意:如果濃縮萃取劑出現結晶,請將濃縮萃取劑放於(yu) 室溫下搖動,重新*溶解。
【一、油脂前處理步驟】
1.準確稱取(0.2g玉米油/花生油)或(0.4g其它植物油脂)均勻油脂樣品試樣,加入到配套的15ml離心管中。
2.向離心管中準確加入2倍稀釋後的萃取劑4ml,將瓶塞蓋緊密封,用力振蕩5分鍾後靜置2分鍾,此時管中液體(ti) 分為(wei) 兩(liang) 層,上層為(wei) 油脂層,下層為(wei) 萃取劑與(yu) 黃曲黴毒素B1的混合待檢液。
【二、穀物、飼料前處理步驟】
1.取5g以上有代表性的飼料樣品粉碎(過20目篩),準確稱取2g均勻粉碎試樣加入到15ml離心管中。
2.向離心管中準確加入2倍稀釋後的萃取劑5ml,將瓶塞蓋緊密封,用力振蕩5分鍾,4000rpm離心3分鍾得上清液,此上清液為(wei) 萃取劑與(yu) 黃曲黴毒素B1的混合待檢液。
七、樣本檢測過程
1、測試前先完整閱讀使用說明書(shu) ,使用前將試劑板和待檢樣本溶液恢複至室溫(20℃-30℃)。
2、從(cong) 鋁箔袋中取出檢測卡/金標微孔/滴管(共三樣耗材),水平放置於(yu) 觀察者正麵;
3、用鋁箔袋中配套滴管吸取上述前處理步驟中混合待檢液120微升(約4-5滴)於(yu) 金標微孔中,用配套滴管輕柔吹打30秒,*溶解金標微孔底部紅色物質,水平靜置,等待反應2分鍾,吸取金標微孔內(nei) 紅色溶液,輕柔吹打10秒後,全部滴加到檢測卡加樣孔(S)中,加樣後開始計時。4、結果應在5-8 分鍾讀取,30分鍾後結果判讀無效。
八、結果判斷
陰 性(-):兩(liang) 條紫紅色條帶出現。T線(檢測線,靠近加樣孔一端)顯色比C線(對照線)深或一樣深,表明樣品中黃曲黴毒素B1濃度低於(yu) 檢測*值或無黃曲黴毒素B1殘留。
陽 性(+):T線顯色比C線淺或T線無顯色,表明樣品中黃曲黴毒素B1殘留濃度高於(yu) 檢測*值,T線比C線越淺,表明樣品中黃曲黴毒素B1殘留濃度越高。
無 效:質控區(C)未出現紫紅色條帶,表明不正確的操作過程或檢測卡已失效。在此情況下,應再次仔細閱讀說明書(shu) ,並用新的檢測卡重新測試。如果問題仍然存在,應立即停止使用此批號產(chan) 品,並與(yu) 當地供應商聯係。